洪炉将其中一些材料复印后带到了蒋庆泉面前。看到这些当年亲笔写下的字句,蒋庆泉用双手扣住头,半响不语。
洪炉记得,他颤抖着肩膀,噙着浑浊的眼泪对自己说:“我是俘虏,但我不是叛徒啊!”
对蒋庆泉来说,那段战俘营中的经历像刀子。
被俘后,因为重伤,他被送到汉城的后方医院,一位美国医生对他进行了治疗。一天,一个瘦高个儿的中国翻译陪着一个大肚子的美国传教士来到病床前。
翻译告诉蒋庆泉:“出于怜悯,出于对你的爱,出于联合国军的人道主义精神,给你三条路,第一条去日本,送你去学习;第二条上台湾;第三条你回大陆。”
蒋庆泉当即选了回大陆,翻译提醒他:“共产党对俘虏是最痛恨的,比恨我们还邪乎。”
“就是剐了我,我也得回家!”蒋庆泉记得,他当时这样回应对方。
和其他坚持回大陆的志愿军战俘一样,他随即也遭到了对方要在他胳膊上刺下“反苏反共”以强行令其就范的威胁。
“要想刺可以,取刀去,这两臂你砍去,你随便刺。你这是断了我回家的归路,要硬给我刺,我宁可把舌头咬断了!”回忆到这里时,老汉挺直了腰板。
字最终没有刺成,他随即被剥夺了所有优待条件,送往釜山战俘营。在战俘营中,他用发来的药向韩国伙夫换来铅笔头,在纸上写下“我要回家”,还组织战俘营的志愿军们一起唱歌,唱《团结就是力量》。
1953年8月的一天,蒋庆泉和部分坚持回国的战友,突然被带出战俘营,押上了一艘登陆舰,被关进了铁笼。他们一度以为自己要被处决。
实际上,朝鲜战争已经宣告结束,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了《朝鲜停战协定》。
蒋庆泉回忆,在交换战俘的现场,大伙“炸了锅一样地哭”,祖国的同志过来了,递给每个战士一盒大中华烟。他把上身的囚衣和鞋子都脱下来,狠狠地扔到了地上。
他觉得,回国了,要把所有耻辱的印记都扔掉。然而他最终发现,有些印记是永远扔不掉的。
如今蒋庆泉的桌子上,常年摆放的一本书叫《荣辱悲歌——一名志愿军女俘的坎坷人生》。
让我重活一回人
洪炉决定帮助蒋庆泉解开心结。
他曾经和几个志愿军老兵去过一次美国首都华盛顿,发现在城市的中轴线上,林肯纪念碑的西侧立着韩战的纪念碑,东侧则是越战的纪念碑,纪念碑上面刻有所有战死士兵的名字。这让他感动不已,“对于失败的纪念,是对战士生命价值的尊重”。
“战或许是错,但败不是错。战争或许有错,但战士没有错。”洪炉说。
离开蒋家半个月后,洪炉和山旭把蒋庆泉请到了北京。这是蒋庆泉第一次参加志愿军老兵的纪念聚会。
在那次聚会上,有这样一幕场景令洪炉感动不已。当主持人在台上讲出蒋庆泉的故事时,台下坐着一位志愿军某兵团的老政治部主任。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执意要起身上台,身旁的两位助手阻拦,结果90多岁的老将军说:“就是死,我也要上去。”
吃过两片药后,老将军被搀扶上台。他颤颤巍巍地握住蒋庆泉的手,然后把自己胸前印有“和平万岁”的纪念章摘下来,交到了蒋庆泉手中。
“你是真的英雄!”老将军说。
“谢谢首长!”蒋庆泉敬了个军礼大声说道。
“这一天不晚呐,不晚。”每当提起这一幕,蒋庆泉的声音便开始颤抖,“让我重活一回人,真正在人前当个实实在在光明磊落的人。”
从2010年开始,由于洪炉和陆洪坤这两位当年的亲历者站出来为蒋庆泉“王成般的英雄事迹”作证,多家媒体都跟踪报道了此事。慰问电话纷纷从全国各地打来,最远的甚至包括旅美的华侨。
但蒋庆泉的生活依然平静,他仍然要和老伴儿推着三轮车上集卖鞋垫,仍然抽着1块钱一包的大丰收牌香烟,仍然要照料院外种下的小葱和韭菜。
不过子女们说,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父亲身上悄悄地发生。
他管小孙女要来了破旧的新华字典,闲了便写上几首关于那场战争的“对仗句儿”。不到一年的时间,稿纸便堆起了半米多高。他还常常念叨起一个美国大兵,那是在一次近身肉搏战中被他打跑的对手,他会指着自己肚子上的伤疤笑着对老伴儿念叨:“这就是他留下的呀,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?”
洪炉曾跟蒋庆泉讲起过关于美国州长的故事。
他告诉蒋庆泉,奥卡拉汉州长在看过《英雄儿女》后,改变了自己的看法,进而觉得,双方的立场和价值观不同,“那个中国兵只是坚持了他的价值观”。
后来,奥卡拉汉一家都成了促进中美友好的积极人士。他也一直在筹划,想以自己的经历拍摄一部美国版的《英雄儿女》。前几年奥卡拉汉因病辞世,去世的时候还特意交待家人,一定要完成这部影片。
最新的消息是,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将在联合国大厦前开拍,那里有一座给枪管打上结的反战雕塑。筹备组的工作人员专门托洪炉转告蒋庆泉,“这将是一部为了历史和人性而拍摄的反战电影”。
“好事,这当然是好事。”提起这件事,蒋庆泉朗声笑起来,“我还想去给那个州长扫扫墓,替于树昌,也替我自己。”
人気の投稿
-
艾未未作品备受争议 大 中 小 2011-04-12 05:15:25 【多维新闻】近日,艺术家艾未未的被捕掀起了轩然大波,众多个人、组织声援艾未未。他的作品再次受到重视,众多行为艺术、建筑、雕塑作品被网友挖出。 艾未未与他的作品大理石手臂 艾未未作品大理...
-
中国要为衰落作准备( ZT) 2012-01-06 05:40:55 阅读 ( 151 ) 评论 ( 0 ) 中国已经是个世界大国。这一不可争议的事实,向当今所有的中国人提出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挑战:怎样做大国?回答这个问题,并不向想象得那么简单。历史...
-
これから
-
从华盛顿到孙中山:“国父”不好当啊 作者: 杨恒均 2011-4-22 22:47:01 发表于: 博客中国 博客网 博客中国 观点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周年,据说两岸都有纪念活动,但又各有禁忌。可无论如何,两边都绕不过“国父”中山先生。近年来,学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反...
-
黑箱操作,利益在先。 最近の震災をめぐって、政府の言動と その処理の仕方から、アメリカをはじめとして 海外のメディアは疑っているばかりだ。 日本人が言ってることは信用できない。 なぜだ? 利益優先、不透明な政治をやっているからだ。 学者たちはテレビに出演し...
-
易碎的“瓷器爱国” 大 中 小 2011-04-14 03:47:12 转发 【多维新闻】中国回购海外被劫文物一直以来都闹得沸沸扬扬,神秘的中国人屡屡在海外天价拍下自家文物的同时,也接二连三出现西方拍卖界不可思议的“惠誉”事件,高价拍下的文物迟迟不予付款,甚至根本不予“认...
-
1923年,日本关东大地震,中国慷慨捐助,日本“慷慨”回报 现代版农夫与蛇 日本关东大地震启示录 1923年9月1日,以神奈川县为中心,日本关东地区南部发生7.9级大地震,史称关东大地震。地震、海啸、暴雨、火灾波及1府8县,日本死亡10余万人,灾民百余万。尽管当时中日关系...
-
小学校の時、習った教科書に「農夫与蛇」(農夫と蛇)という 中国の古い昔話「寓言」があります。 この「寓言」毛沢東の文章に出てきた記憶ありますが はっきりどの文章なのか覚えていません。 蒋介石との国共内戦の時の文章かな。 文化の違いもよく反映しています。。。 弱い相手を...
-
鲁迅思想灰暗,是中国社会现实黑暗 (zt)2011-04-25 18:46:23 阅读(68) 评论(0) 记得有一次外出演讲,同去的还有广州某重点大学的一个国学家是去开讲座讲国学的,第一堂课不是讲国学怎样,而是猛批鲁迅,说国学要想复兴,第一项任务就必须好好批判鲁迅。可...
-
东京民众开始“大逃离”(图) 福岛核电厂再次爆炸,辐射洩漏危机进一步恶化。直线距离福岛约 240公里的东京,越来越多人担心辐射扩散至首都,虽暂未至恐慌,但当日本首相棺直人透过电视呼吁国民「冷静行动」之际,许多人已开始“逃离”东京。 地震发生三天后,东京的物资明显少于三...
0 件のコメント:
コメントを投稿